重慶擎天鋼結構預埋件施工工藝
文章來源:未知 ?????發布者:擎天鋼構 ?????發布日期:2020-07-29
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的結合應用在現代建筑業中廣泛應用,在土建施工中穿插著鋼結構埋件的施工,為鋼結構支座提前準備連接點。本施工工藝可有效控制埋件位置及標高的精確度,提高著鋼結構的安裝質量與結構安全,提高埋件預埋施工速度,實用性強,所需設備少,縮短預埋時間。主要運用于鋼結構屋面、鋼結構廠房等工程的鋼結構埋件預埋。

1.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
1)鋼結構埋件的施工工藝流程
A、基礎、柱頂鋼板埋件的安裝流程
基礎、柱鋼筋綁扎→基礎、柱模板封模→埋件放置→位置校核調整→焊接固定→澆筑混凝土
柱頂鋼板埋件的安裝相對容易,在土建柱鋼筋綁扎及柱模板封模后,進行預埋,按照土建軸線中心點放置在柱頂后,采用全站儀進行埋件中心坐標及標高的校核,如有偏差,計算出偏差量,進行調整。調整完成后,采取焊接方法將埋件固定在鋼筋籠上,防止混凝土澆筑時,埋件偏移。
B、柱側鋼板埋件的安裝流程
柱鋼筋綁扎→埋件放置→位置校核調整→焊接固定→柱模板封膜→澆筑混凝土
柱側埋件施工因要在柱模板封膜前進行預埋,埋件重量大及鋼筋密集等,安裝較為困難。
柱鋼筋綁扎完成,要對柱鋼筋籠進行位置及垂直度的校正,并采取臨時固定措施,保證其位置及垂直度在封膜后無偏差,此時進行埋件的安裝,柱側埋件安裝時先臨時點焊在鋼筋籠上,在校核完成后,在焊接牢固。
因柱鋼筋豎向及箍筋較密,埋件在校核過程中如有偏差,位置難以調整,可采用現在柱鋼筋籠上用全站儀定出埋件下邊線的中心點,臨時焊接鋼筋頭用以標記,然后按此標記安放埋件,此時埋件位置控制較為精確,減少調整次數,節約時間。
2)基礎、柱頂預埋螺栓埋件的安裝流程
基礎、柱鋼筋綁扎→基礎、柱模板封膜→埋件放置→位置校核調整→焊接固定→澆筑混凝土→放置鋼板→標高調整→二次灌漿
螺栓預埋是鋼結構埋件預埋的難點,大型鋼結構屋面桁架柱頂螺栓單個重達30kg左右,每個柱頂需安裝6-10根,然后套入150-200kg重的預埋鋼板,位置控制困難,安放時必須臨時加固定鋼筋焊接在鋼筋籠上,調整位置時必須重新卸除調整后重新焊接。
鋼筋綁扎、模板完成,開始安裝埋件,先按照預埋鋼板,制作相同的木模板兩塊,并在上留好螺栓孔的位置,用以臨時固定螺栓;螺栓放入鋼筋籠內后,在上面穿入制作好的兩塊木模板,先控制好螺栓相對位置,并校正好螺栓垂直度,再用全站儀校核木模板中心位置坐標,進行調整,最后焊接固定。
混凝土澆筑前,要對螺栓的絲筘位置加以保護,防止混凝土污染。澆筑混凝土后,再放置預埋鋼板,按要求調整標高后,進行二次灌漿。
2、鋼結構埋件的操作要點
1)建立統一的控制軸線和坐標控制網。
針對施工測量工具不同,測量方法不一,鋼結構使用全站儀采用坐標定位,與土建使用經緯儀、水準儀放線采用軸線控制難以統一,施工過程中帶來困難。傳統方法經緯儀、水準儀定位較為繁瑣,采用全站儀坐標定位方法更為方便,我們可利用微機建立坐標與軸線的關系網,將各軸線交點轉換為坐標網。并結合原地面測量控制網,在混凝土結構頂面直接布設鋼結構安裝用測量控制網,進一步放樣出所有必需的施工測量控制點,作為鋼結構施工控制和校核的依據。
2)土建結構實體的累計誤差對鋼結構安裝影響較大,應測定出偏差大小,土建施工后,根據其土建實體的結構的尺寸,進行整體調整。如出現較大的誤差,要采取措施減少誤差影響,必要時在滿足受力情況下修改鋼結構設計尺寸。埋件安裝前先復核土建軸線,建立偏差尺寸匯總圖,視偏差大小統一調整尺寸,控制埋件中心平均最大偏差在1cm內。
3)澆筑混凝土過程中,隨時檢查螺栓的位置,如果因為振搗等原因,造成位置移動,應及時調整回原位。

3、質量控制
1、鋼結構安裝在混凝土柱上,埋件支座中心點對定位軸線的偏差不應大于5mm,標高不大于3mm;
2、螺栓預埋時,螺栓局部偏移控制在2mm,整體相對定位軸線的偏差不大于5mm,螺桿露出長度+30mm。
重慶擎天鋼構有限公司
2016.05.17